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女子和男子决赛先后于8日和9日在首钢滑雪大跳台场地举行,中国选手谷爱凌和挪威选手伯克·鲁德分别获得冠军。
除了充满戏剧性的比赛过程、运动员挑战极限的表现,首钢大跳台的场地也成为诸多海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在海外“出圈”,首钢大跳台凭的是什么?
不吐烟圈的大烟囱
“背后那些‘疯狂的’烟囱很酷。”美国自由式滑雪男子选手亚历山大·霍尔表示。他在决赛第三轮中尝试该项目目前已知最高难度——转体2160,没能成功无缘奖牌。
作为运动员腾空时的独特背景,首钢工业园区已停用的烟囱和冷却塔在赛事转播的画面中十分醒目。美联社在报道中称,一家关闭的钢铁厂把冬奥会运动员送上天空。
“看到这个梦幻般、标志性的新场馆,看到出色的运营状况,真的超出我的想象。”7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到首钢滑雪大跳台观赛后说,他曾表示这里是让人惊艳的城市规划和更新范例。
世界首个永久性大跳台场地
“我踩在上面的时候,没有那种在‘金属框架’上滑雪的感觉,更像是在滑雪公园里。”24岁的加拿大运动员埃文·麦克埃克伦说,“这个场地落地区非常宽,所有一切都很完美,我感觉非常安全。”
和其他临时搭建的场地不同,首钢滑雪大跳台主体为钢构架,是全世界首个永久性的大跳台比赛场地。值得一提的是,建设这里所用的4100吨钢铁全部来自首钢自产钢材。
此外,这里还是北京冬奥会唯一在中心城区的雪上项目场地。谷爱凌曾在采访中表示,从这里的赛道起跳后,能看到不远处的家。
高科技助力选手腾飞
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后,单板滑雪大跳台项目也将在这里进行。两个项目需要的赛道曲面完全不同。首钢滑雪大跳台场地的可变坡面技术能实现赛道转换,满足两种不同需求。
赛道可剖面指的就是首钢滑雪大跳台的斜台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选手起跳区。这个长约36米、宽约13米、最大高差约3.5米的区域,用约1100个模块搭“积木”,使赛道曲面发生变化,实现不同比赛赛道的快速切换。
“与2019年时相比,场地更加平顺细腻了,起跳台非常棒,雪的质量也好了很多。”挪威男选手鲁德说。2019年他曾在这块场地上夺得“沸雪”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项目冠军,而9日他又在这里拿到北京冬奥会金牌。
“我和所有的运动员都特别喜欢这个跳台,我们觉得搭得特别好!”谷爱凌说。在8日的女子决赛最后一跳时,她在这里成功完成了目前女子难度最高的转体1620,而这个动作她此前从未在其他比赛中尝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