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产教融合,畅通成果转化渠道。4月8日,记者从重庆高新区获悉,由重庆高新区科创局牵头、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实施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近日发布,《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密切高校、企业和大学城创新联盟,推进高质量就业创业。
“《方案》结合重庆市《关于支持环大学创新生态圈的若干措施》,促进大学城与科学城深度融合。”重庆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邓敏军介绍,目前大学城拥有重庆大学等7所高等院校,《方案》把以某高校为中心的单个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创新建设为以多个大学为主体的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让校地之间、校与校之间更好地协同发展,强化科学城与大学城工作协同,打造全市产教融合、高校成果转化示范引领区。
近日,由重庆医科大学黄爱龙教授团队研发、重庆明道捷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通过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这是目前中西部地区首个获批的新冠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胶体金法)试剂盒。
“这样校地融合的成功案例,在未来必将越来越多。”邓敏军介绍,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的重点任务就是建设科创平台强基工程、特色载体领航工程、创新成果熟化工程、创新活力激发工程,共14项具体工作。如搭建西部(重庆)科学城校地协同创新与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深入开展科学城“校—院—企—地”四方科技创新资源、技术需求摸底调研,努力创建并运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庆)转化中心、“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方案》按照“关联功能集中,专业空间集聚、土地高效利用”空间布局原则,科学规划可建地块,提升改造存量楼宇,在大学城塑造科创园区、主题大厦和特色街区,整体构建“一区、一带、N个小生态”空间格局。“一区”即大学城中央科创核心区,“一带”即大学城科创经济带,“N个小生态”即围绕重庆大学、陆军军医大学等高校形成的若干(N个)创新小生态。
为处理好科学城与大学城的关系,发挥大学城创新资源集聚优势,《方案》明确提到通过建成一批致力基础研究、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等的多功能科研平台机构,构建高校院所、大中小企业多主体深度协作体系,持续完善西部(重庆)科学城科技创新全链条。
截至目前,西部(重庆)科学城已签约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科技创新类合作项目36个,其中17个项目已投用,13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6个项目正在加快落地。
《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将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打造成为立足成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未来产业动力源和战略产品策源地,累计打造各类科技创新基地65个,创新创业载体面积超40万平方米,累计引育科技型企业500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引聚高层次人才1200人,培养专业技术经理人50名,汇聚各类创投基金总规模达到20亿元,基本建成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
(记者 雍 黎 实习生 单倩澜)